CBA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篮球何人著史 [复制链接]

1#

男篮世界杯眼看来了,我们想做一些中国篮球历史的选题。过往三四十年之间,中国男篮从重返亚洲舞台,称雄一方,征战世界,英雄战史,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年轻的朋友们肯定爱看。安排了任务下去,可侃球TEAM的小伙伴们反馈说:杨老师,我们实在做不出来,做出来也达不到您要求的标准。因为呀,网上没有啊。没处搜去。按照比赛和人物搜,只有单薄的比赛结果,人物小记,完全不成体系。如果你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你根本没法把这些片段融会贯通,还原历史,更不用说讲出其中的精彩故事了。

于是,平时我们一写起NBA来下笔千言,啥都知道的侃球TEAM成员们,全都不会了。还不光是自己侃球TEAM的成员,我们常用的专栏作家们,比如猫三老师这样的文笔,对日本电影无所不知,也都下不了笔了。

当有人想了解中国篮球近代这段并不长久的历史时,你就会发现,中国篮球无人著史。所有故事都是口口相传,但没有人能用有体系的文字,把这些经历和故事整理记录下来,确保无论经过多少年,多少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演而被扭曲,都让人能够找到它的本来样貌。可在我们世界的大多数领域里,仿佛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著史的意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地觅封侯。19年前,我第一次采访世界大赛——悉尼奥运会,去看美国男篮梦四队的训练。当时互联网尚未兴起,很少有人擅长使用网络。都知道美国队厉害,美国拿冠*不是新闻,丢了冠*才是新闻。可历届美国队,特别是在年职业运动员加入之前,每一届征战大赛,都是什么结果,什么人员,我知之甚少。但这些非常基础的历史问题,又不好询问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也未必能说清。可是那天,当我刚刚出现在训练馆里,就有一位身穿美国篮球制服的女士走过来,询问我是否是记者,然后递给我一本美国对自己制作的《美国篮球奥运历史》。我打开一看,不光有美国队这一届奥运会的名单,个人介绍,外围赛战绩,还有历史上每一届美国队的全家福,名单和文字回溯,讲述那一届的故事。在手册的最后,是美国队历史上的各种记录和排行榜——谁得分最多,谁参加大赛比赛场次最多,你只要拿到这本手册,就对美国队历史有了基本了解。在这之后,每一届大赛,我都能拿到一本美国男篮的历史手册,里面的内容都是及时更新的。直到现在,我依然保留着它们。可是,我没有一本有关中国男篮的历史手册。在接近20年的采访经历之后,我能讲出大量中国男篮的历史故事。但你如果问我,谁是中国男篮历史上参加比赛最多的运动员,谁是国家队大赛历史上的得分王,我没法说出来,我猜也没人能确定的说出来。中国篮球,连一本历史手册都没有,官方的没有,民间的也没有。这些年,在市场上的体育书籍很多,可有关篮球的,绝大多数是NBA内容。在网络上,有海量的NBA内容,也有大量的官方或者民间的历史记录。如果你是一名作者,完全可以在不认识迈克尔·乔丹,也从未在NBA现场采访过的情况下,写出一本有关乔丹的书,或者是科比、勒布朗,这非常容易。可在中国篮球世界里,你不可能做到。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只有那些在现场的亲历者才能给你讲述发生过什么。时光荏苒,讲述者年纪渐增,对于普通球迷和记者而言,也根本无力寻找。二三十年来,有关中国篮球人物、故事的书籍太少了。我记得吉林的张澍老师曾经写过一本虎王孙*,早已转行的女记者易小荷写过一本刘玉栋。这都是他们亲身的采访经历所写就。我说过一部长篇评书《姚明传》,讲述中国篮球过往30年间的故事,都是因为那些故事和场景,大多数我就在现场。可把这些书,这些人物,还有那么多未经著书立传的人物的命运,串联在一起,呈现出中国篮球的发展脉络和几代人的命运,迄今为止,没人真正做到过。比如,中国男篮自钱澄海钱爷十余年的积淀之后,又经过了哪些主帅的贡献,哪些变化,才发生了年世锦赛挺进前八的突破;当时的中国男篮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究竟是什么概念;孙*郑武胡卫东,怎样缘起,怎样特别,怎样被使用,立下怎样的战功;刘玉栋盖世无敌,杀遍国内无敌手,为何长期给巩晓彬打替补;吴庆龙李晓勇,郭艾伦赵继伟之前的辽宁队双后卫,是怎样的存在;姚明,王治郅,巴特尔,移动长城,青春飞扬,那是怎样的想象,可为什么他们没能让国家队在成就上更进一步;从那时往前10年,王非,王立斌,宋立刚,宋涛,张斌,宫鲁鸣,都有怎样的技术特点和命运,怎样和南朝鲜的李忠熙、许载争锋;再往前10年,匡鲁彬,郭永林,双枪怎样精准;后卫吴昕水,怎样一人就破了美国人的紧逼。没有史料啊,没有。关于中国篮球与NBA球队最早的交锋,我们仅能找到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句话报道:美国职业篮球队华盛顿子弹队来华访问,与八一男篮作赛一场。连胜负比分都没有,更不会告诉你,吴昕水怎样了得,韦斯·昂塞尔德怎样抓下后场篮板之后,掷向场地对面的篮板,用篮板反弹来策动他们的反击。只有在场上的匡鲁彬和郭永林才能告诉你。我职业生涯里最痴迷的一段时间,是刚入行的时候,和还没大学毕业的北京小伙*,现在我都叫于桑,找机会就去找大徐老师。坐在办公室里,或者坐在酒店的房间里,听他给我们讲当初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那时不到40的大徐,真是一个伟大的讲述者,声情并茂,眉飞色舞,夹叙夹议,听的我和于桑欲罢不能。20年后,当我有机会给年轻人讲述中国男篮的往事,或者在办公室里给侃球TEAM的小伙伴们讲的时候,我在尝试寻找同样的状态。我想告诉他们,这些故事真的好听,而且真的重要,不该被遗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世界杯之前,还是想呈现中国男篮战史的专题。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完成一部哪怕简单的史册。但我们想把中国男篮历史上四次打进世界大赛前八的历程都重现出来。不光是复述比赛和战绩,而是告诉你前前后后的故事,以及男篮怎样在一代一代间传承。为了事先最好的讲述效果,我们将请出大徐老师,由他来讲述年世锦赛和年奥运会的故事。大徐目前是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营部部长,公务极其繁忙,能请出他来讲述,实在不容易。然后,将由我为你讲述年雅典奥运和年北京奥运突围的故事。我们并不是史官,也不是中国篮协的官方人士。我们的讲述,算不得正史。但无论如何,它们将成为文字,被保留下来,被转载和阅读,被未曾目睹其时的年轻人知道。这就是我们的心愿。请留意杨侃未来几天的推送,马上开始。老杨本人

和老杨一起成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